797966金沙娱场城下载

首页>中文站>资讯中心>行业信息

深耕基础设施领域,让生产建设智能化

发布时间:2020-05-30 浏览:

红色的工装热烈鲜艳,胜利的欢呼直冲云霄。4 月 28 日上午,在众多参建者的共同见证下,“开拓者六号”盾构机从科学馆站盾构接收井顺利出洞,标志着由中国电建承建的地铁 12 号线首个盾构区间如期实现双线贯通目标。

本次实现贯通目标的科技馆站-海上田园东站右线盾构区间全长约1470.7米,沿途需近距离侧穿居民区、下穿鱼塘和海上田园风景区等。承担此区间施工任务的“开拓者伍号”盾构机于2019年8月从海上田园东站始发,有效克服了沿海滩涂淤泥地质、特别是软土、液化沙土结构松散、稳定性差等不利因素,历经200多个日夜,顺利抵达科技馆站。深圳地铁 12 号线全长 40.56 公里,是支撑深圳市西部发展轴带建设,将有效提升前海(蛇口)自贸区、空港新城地区城市发展品质,有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中国电建承建的多条地铁线路齐头并进:在建亚洲最大的车辆段——成都地铁18号线合江车辆段顺利完成综合联调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三岔站高架钢结构顺利完成了主体结构及断水封底,19号线钢筋数控加工中心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首台国产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DZ637于长沙设备生产基地正式下线;西安地铁一号线三期项目全线首桩开钻;武汉地铁8号线洪文区间盾构双线贯通;福州地铁5号线土建2标段9个车站主体全部建成;一系列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在航空港建设领域,水电十一局承建的郑州航空港项目梅河干流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中,郑州航空港项目结合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渠道改造、水体净化、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措施,倾力打造集净化水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治理工程,全面改善了水环境面貌,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互联网+BIM”先进技术,在中开高速公路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该工程是大湾区及联通粤西横向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电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标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者融合建设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大数据、云服务等多领域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一套全面满足多角色一体化管理以及多业务在线处理的综合管理平台。

该平台建立了系统工程数据中心,实现了BIM模型、实景模型、图纸、征拆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数据的逻辑关系关联和整合利用,通过PC设备或移动设备实现了管理数据的在线传输,信息在线显示,业务在线审批,从而节约建设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缩短工期以及降低安全风险。

在成都金堂工业园区的基地,占地428亩,集砂石加工、商品混凝土以及PC构件生产于一体。隶属水电七局的西南最大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已投产一年有余。目前具备混凝土构件年产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年产120万立方米,砂石骨料年产17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在该智慧工厂的操控室内,工作人员只需在操控室点击电脑屏幕,就可实时掌控产品从原材料到各类资源配置,从生产、检验到堆存、发运全生命周期过程。远在100公里外的客户也可以从特定的APP上随时查看生产进度。这一切,得益于水电七局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的MES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动态分析处理,制造过程“透明化”,随时随地控制、协调制造全过程。